專訪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省長樓陽生:奮力實現山西經濟浴火重生
在去產能的大幕拉開一年以後,山西經濟轉型的需求似乎比以往來得更為迫切。
2016年,山西的經濟增速較上年有所提升,但仍處於低迷狀態,在全國31省GDP增速排名中位次依然靠後。在化解過剩產能、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關頭,山西如何破除“一煤獨大”的歷史包袱,如何站上經濟發展新的“風口”?這個共和國資源重鎮,能否趁此機會涅槃重生?
在2017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中國經濟周刊》專訪瞭山西省省長樓陽生。樓陽生省長表示,山西經濟正處於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時期,未來要持續深化轉型綜改,在保持一定經濟增速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創新驅動轉型升級。
《中國經濟周刊》食品設備視覺中心 記者肖翊攝
面對寒冬,山西人民拒絕冬眠,奮力冬泳
《中國經濟周刊》:山西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長期以來為國傢的經濟建設作出瞭巨大貢獻。隨著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面臨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任務的山西,一度遭遇瞭經濟發展的低迷期。您如何看待山西目前的經濟形勢,當前山西發展的首要任務是什麼?
樓陽生:近年來確實是山西經濟發展最困難的時期,一度出現瞭斷崖式下滑,可以說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冷的嚴冬。在這種情況下,山西人民沒有“冬眠”,而是奮力“冬泳”,在困境中尋找生機、謀求轉機。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按照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重食品機械台中大思路和要求,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戰略,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在壓力下砥礪前行、在困難中奮力開拓。
經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去年我省經濟實現低位企穩、穩步向好,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GDP分別增長3%、3.4%、4%、4.5%,逐季加快、逐步向好,實現瞭下半年好於上半年的目標,特別是經濟運行中的標志性、轉折性、趨勢性變化顯著增加。比如,糧食生產奪得歷史第二豐收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結束瞭連續54個月的下降趨勢,扭轉瞭與購進價格長達66個月的倒掛狀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結束瞭連續21個月的負增長,等等。這些積極變化,有效改善瞭市場預期,支撐瞭經濟企穩向好,也為我們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奠定瞭較好的基礎。
當前,山西經濟正處於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時期,經濟回穩向好的基礎還比較脆弱,經濟發展中還存在不少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一煤獨大”的結構性矛盾、“一股獨大”的體制性矛盾、創新不足的素質性矛盾還遠未解決,轉型之路仍然任重道遠。
關於當前山西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我認為首先是穩增長。穩增長不僅關系到就業、居民增收等民生問題,也是山西經濟轉型升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撐。可見,穩增長是大局、是政治。今年山西GDP增速的目標是5.5%,比2016年完成情況提高1個百分點。這個指標的確定,充分考慮瞭當前與長遠,兼顧瞭需要與可能,旨在為轉型和改革留出空間,夯實全面小康、振興崛起的基礎,同時也是一個需要“跳起來”才能“夠得著”的目標。我想特別強調的是,穩的目的是為瞭進、為瞭轉,從歷史看,從大勢看,從戰略看,不轉型就穩不住,不轉型也沒出路。
《中國經濟周刊》: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山西代表團審議時,對過去一年山西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扭轉經濟持續下滑局面的做法給予瞭充分肯定。請您談一談,去年山西在穩定經濟增長方面作出瞭哪些努力?
樓陽生:穩增長的關鍵是穩住實體經濟。去年以來,我們陸續出臺瞭多項政策措施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去年拿出瞭10億元專項資金用於企業技改貼息,鼓勵企業推進技術改造。出臺實施瞭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44條,有效降低瞭企業稅費負擔、融資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用能用地成本和物流成本。
針對企業債務問題,出臺相關政策,有效改善企業融資結構,積極推進市場化債轉股。2016年山西鋼鐵、煤炭企業債轉股共計450億元,全省企業接續重組貸款達2800多億。再者,通過成立信用增進公司,加大瞭對企業在市場上低成本融資力度,有效提高瞭企業資金流動性,降低瞭財務成本。
去年以來,山西積極推動幹部入企服務常態化。共選派幹部14477名,入駐企業4580戶,收集企業反映問題8812個,已解決和承諾辦結問題8636個,問題解決率達98%。今年還計劃在省市縣三級經信部門設立服務企業辦公室。在促進項目落地實施方面,通過開展各類項目受理大起底,對2013年以來進入受理程序的3萬多個項目進行自查摸底,分類梳理解決難題632個,有力推動瞭一批項目手續辦結、開工建設,大幅提高瞭審批效率和項目落地率。
同時,隨著政治生態的明顯改善,山西實體經濟發展的環境也有所好轉。尤其是去年以來,開放、透明、公正的市場環境對促進招商引資起到瞭積極作用,現在到山西謀劃投資發展的各類企業和金融機構明顯增多。同時,我們註重加強企業傢隊伍建設,提升企業傢信心,充分發揮其在穩增長中的主力軍作用。
在轉型的道路上,不做“葉公”,隻做“愚公”
《中國經濟周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三去一降一補”仍然是接下來的工作重點之一。去年一年,山西在去產能方面取得瞭不錯的成績,接下來如何進一步推進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化解過剩產能?
樓陽生:去年山西一方面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另一方面攪拌機比較去產能、減產量的任務也很重,可以說是面臨“兩難選擇”。特別是煤炭產業,在經濟寒冬中不僅是“出血”,而且是“失血”。但我們沒有猶豫、沒有退縮,將去產能作為重大任務、重大政策、重大機遇,不僅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而且自加壓力,將2016年煤炭去產能任務由關閉退出煤礦21座提高到25座,退出能力由2000萬噸提高到2325萬噸,並於10月底前全部完成,比國傢要求提前瞭整整1個月。山西自去年4月起,在全國率先執行276個工作日減量化生產,全年壓減產量1.37億噸,占全國壓減產量的39.5%。
山西既是中央決定的堅定執行者,也是中央政策的直接受益者。隨著煤炭產量下降,煤炭市場供求關系得到改善,煤炭價格逐漸回升,促進瞭工業企穩回升、企業扭虧為盈、經濟穩步向好。到去年9月,山西煤炭行業實現全行業扭虧為盈,結束瞭連續26個月的虧損局面,全年實現利潤58.9億元,為產業轉型提供瞭支撐、創造瞭條件。事實證明,去產能是解決山西發展問題的一劑良方,這也充分證明中央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完全正確的。
“十三五”時期,去產能是山西的重大任務。2017年,山西計劃煤炭去產能2025萬噸、關閉礦井25座,鋼鐵去產能170萬噸。去產能並不是盲目壓產量,而是要制定一定的標準,去落後產能,特別是產量低、裝備技術差、安全隱患大的落後煤礦。同時,對去產能過程中股份制煤礦關閉退出的債權債務問題,我們正在研究具體的解決辦法。
《中國經濟周刊》:作為一個資源大省,山西的經濟發展因煤而興,發展中的問題也因煤而生。山西下一步將如何繼續深化改革,從而擺脫“一煤獨大”的困境?
樓陽生:轉型對於世界上任何一個資源型城市或者地區而言,都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必須用長期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多年來,山西一直致力於探索轉型發展之路,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實施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戰略,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山西轉型發展指明瞭方向。
在山西轉型的問題上,必須堅持“久久為功”的戰略定力。轉型需要時日、需要過程,也需要定力、需要耐力,是長跑,不是短跑沖刺。我們不會做“葉公”,隻會做“愚公”。
經濟轉型首先要搭建好平臺。盡管目前山西全省已有各類省級以上開發區31傢,但是普遍存在“小、散、低”的問題。我們按照占全省國土面積2%左右來規劃佈局開發區建設,一次規劃到位,分期滾動開發,力爭用5-10年時間,形成“一市一國傢級開發區、一縣一省級開發區”的格局,著力打造轉型綜改的主戰場和大平臺。在面上佈局的同時,省委、省政府在太原都市區成立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涵蓋太原、晉中兩市。短短3個月時間,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會就正式揭牌運行,“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和任期制、聘任制、績效工資制”改革基本落地。目前,100平方公裡的起步區各項工作正緊鑼密鼓推進,預計4月底開工,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正在落地。
深化轉型綜改,必須聚焦產業、企業、企業傢。在產業發展上,既要積極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又要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努力實現從“一煤獨大”到“多元支撐”,構建中高端現代產業體系。在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上,既要做“有心栽花花要開”的事,也要做“無心插柳柳成行”的事。大力實施產業轉型升級六大工程,根據產業目錄,加大選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央企、民企、外企,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努力形成“龍頭企業巨木參天、小巨人企業百木成林、小微企業漫山遍野”的產業生態。
目前山西實體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是發展動力不足、活力不夠,主要原因是改革滯後。要向國資國企改革要動力,把國企改革作為今年改革的“重頭戲”。要向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要動力,著力解決“玻璃門”“旋轉門”“彈簧門”等問題。
深化轉型綜改,需要要素支撐和良好環境作保障。我們將著眼於強化科技支撐,重點聚合五條鏈,即圍繞產業鏈來安排創新鏈、配置供應鏈、保障要素鏈、制訂政策鏈。要實施一流的人才政策,切實強化人才支撐。還要大力優化投資營商環境,對標中央要求,對標發達地區做法,對接國際投資貿易通行慣例,努力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政務環境。
搭好瞭平臺,找到瞭動力,有瞭科技、人才支撐和良好的投資環境,還需要建立一套與轉型相適應的指標體系。如果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預期指標和約束性指標是“國標”的話,那麼轉型升級考核評價指標就是“地標”。近期,山西制定瞭區域經濟轉型升級考核評價指標體系,重點圍繞產業轉型、創新驅動、資源環境和增長質量四個方面,目的就是發揮考核指標的“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推動和促進經濟轉型。
總之,我們將堅定地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指明的金光大道,用深化改革擦亮試驗區建設這一金字招牌,用好先行先試這一尚方寶劍,力爭用5年時間為經濟轉型打好基礎,用10年時間為經濟轉型打造雛形,用15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基本實現轉型,努力走出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新路。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留言列表